商业模式将更加多样化,管理与文化将更加个性化。 本次大会共征集论文102篇,通过查重和交叉评审,最终确定68篇入选论文集,其中大会主题报告3篇,分论坛交流37篇。四个分论坛的主题分别是:互联网+时代的管理会计、会计信息化理论与应用、会计信息化技术手段与系统构建、会计信息化教学及成果展示。大会评选出四篇优秀论文,分别是:王锴、唐宗翔撰写的“安徽省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状况调研报告——基于大数据背景的问卷调查分析”,陈宋生、罗少东、严文龙撰写的“XBRL报表披露、投资者认知与投资效率”,章雯华、唐纪明、储银双、韩仁海、汪家常撰写的“系统推进信息化建设全面实现高校财务管理的精细化”,陈旭、朱谱熠撰写的“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会计信息化》课程建设与实践”。
14日上午,来自高校和企业的8位辩手围绕“人工智能系统是否必将会取代人类传统会计工作”展开激烈论战,由东北财经大学刘凌冰副教授主持。正方四位辩手是恩梯梯数据(中国)有限公司的杨慰总监、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的刘丹彤先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蔡立新副教授和华中师范大学的李闻一教授,他们认为人工智能系统必将取代人类传统会计工作,理由如下:人类传统会计工作主要围绕会计信息收集、存储、处理、传递、输出、利用等环节开展的信息处理活动,也就是通常俗称的记账、算账与报账工作,伴随人工智能由早期的规则嵌入导向模式到后来的统计/搜索模式再到最新的人脑模式,人工智能已经能够将传统的树状搜索技术和新兴的深度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其结构和人体大脑的神经元结构非常相似,人工智能系统也就具有深层次的强化学习技术,同时具备长期计划的能力,从而具有学习会计准则和应用会计准则进行处理的能力,因此人工智能系统完全有能力替代人类传统会计工作;从传统会计工作本身来看,原来由人执行的这些工作,由于人的利益动机和人处理会计信息的能力所限导致会计信息可靠性得不到有效保证,严重情况还出现错账、假账、烂账泛滥,从而致使会计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目标无法很好实现,进而导致为应对企业转型升级之需而必须推行的会计职能转型工作无法很好地开展,因此人工智能系统替代人类传统会计工作势在必行。此外,在万科己经实现了智能审核,在某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已经采用智能人进行业务处理,人工智能系统的实践正在展开,因此人工智能系统取代人类传统会计工作只是时间问题。反方四位辩手是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的沈颖玲教授、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翁崇凌先生、